爱尔兰爱心奖学金申请心得及爱尔兰初体验



【征稿活动】背景:
爱尔兰爱心奖学金申请心得及爱尔兰初体验征稿活动
新一年的爱尔兰爱心奖学金申请即将在9月份拉开帷幕。为了在今后能有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爱心奖学金项目中来,爱尔兰教育推广处诚挚的邀请2017年爱心奖学金获奖者写下他们的申请经验,从而能给更多希望申请爱心奖学金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分享他们在申请过程中的心得。另外,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同学们也将整装待发踏上爱尔兰留学之路。初到爱尔兰的体验如何呢?从文章中感受真实的爱尔兰吧!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记UCC的第一月

作者简介:王路加,山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4级学生,现爱尔兰科克大学3+1项目Diploma in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Sciences在读学生,获科克大学8800欧元学费减免。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的坐标从中国转到了爱尔兰科克市,开始了人生第一段留学历程。

壹、生活

还记得在welcome meeting中,对于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以适应新生活,老师讲到:“We cannot do it for you, you have to do it on your own. Ge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这一句Ge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成为我在UCC第一月最直观的体会。

在过去的二十年,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即便是出国旅游也仅仅是短暂停留,回到固故土之后也只是稍稍感叹一下表面的文化差异。留学给了我第一次长时间远离曾经熟悉的一切,在新环境下思考的机会。在国内时,社交圈几乎全是中国人,偶尔通过参加一些国际论坛、会议认识一些外国朋友,也仅仅是几日之交,留学带来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尝试走出舒适的中国社交圈,建立国际友谊。在欢迎周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活动——Speed Friendship,即和每一个原本陌生的同学有三分钟交谈时间,通过这种迅速的交谈的方式,尝试与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摆脱自己对一些国家固有的认知,更全面的理解这个世界的诸多复杂,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而这样的活动带来最直接的改变便是在上课前与同桌的一个hello之后开启了一段新友谊,不再畏惧。

走出生活中另一个舒适圈,是走向独立。

还记得来爱第一周没几天便思念中华名菜香菇炖鸡,遂去Tesco买了一只鸡回宿舍砍之,当我第一次将刀挥向一只完整家禽时,鸡血沾满了我的双手,罪恶感顿时涌上心头,大脑里回想起留学归国的学姐说的那句话:“留学不易。”

虽然在家刷了快十年的碗,每顿饭都要自己做还是头一次,高税率与高昂人工费的餐饮业让囊中羞涩的我只能买回食材自炊,同时还要兼顾健身、各种lecture和assignment的deadline、社交等等,稍有时间安排不均衡,便会乱成一团。走出曾经依赖家人、依赖学校食堂的舒适圈,让自己充分走向独立,是留学在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环。

貳、学习

欢迎周中不仅有社团和学生会的各种项目,学校的图书馆也开设了各种课程,以帮助新生能快速融入到大学生活,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Make the most of your learning—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s.”

在这门课中,教授介绍了每个人的大脑所擅长的领域都是不同的,其可以被分为八个方面的集合,包括逻辑、图画、语音等等,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充分发掘自己大脑中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结合其对应的学习方法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将学习成果最大化。之后,我们又被带到了UCC的Glucksman Gallery,在艺术馆的顶层,教授将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去观察不同的艺术品,激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每一个作品。这个过程使我惊讶于他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的诠释方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富有挑战性的思维碰撞让我体会到了走出自己平常学习方法的舒适圈,发掘自己的潜能,全面认识自己的愉悦。

十分幸运赶上了UCC第一年开设环境与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经历了第一周选课后我发现,经过在国内三年环境工程与两年会计(辅修)的学习,UCC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能让我学习生态、地质、生物进化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使我能够对地球生命科学有着更全面的认知,看到更广阔的思维方法。不同领域处于学术巅峰的教授们甘愿走下神坛,去领导我这种学科的麻瓜去思考,走出自己熟悉领域的舒适圈,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事。

叁、情感

高考报志愿时,我曾固执的不愿报就在家乡的燕山大学或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甚至连河北省的学校都没有放在前三个志愿,就是想真正离开家,走向独立。然而,在国内的时候并未有很强的离家的感觉,每个学期中间都能因为参加活动或者比赛回家小憩几天,不曾认为家在远方。而直到留学,我才开始恋家,开始认真思考父女母子这一场情。

出国留学从来都不是小的负担,即便拿到了UCC的半奖减免,还是能省则省,每次划信用卡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真的是你生活中必须的吗?还有更少的可能吗?”而每次和家里打电话,父母都会嘱咐我不要缩食,该吃的地方还是要吃。

其实大四这一年,我完全可以呆在山大去图书馆读书,做毕业设计,研究生再出国,于家里也能减轻不小的负担,是家里的支持让我大四便来到爱尔兰,见到更广的世界。而我现在更是会感激,是他们的慷慨和先见之明,让我通过这次机会,虽然到现在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已让我对各个方面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一代人的牺牲换来一代人的革新,每每想到此便会心痛不已。想起挚友告诉我的那句话:“就目前而言,要常怀感恩之心,然后脚踏实地,在能力范围内做好该做的事。分享,是我们现阶段能做的事情,不去嘲笑他们的无知,而是清楚意识到,我们的如今,是站在他们的肩上的前行。”

记得初中时读到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父女母子一场的情缘,不必如此绝情。如好有所言,我完全可以用我所收获的新感受带给他们,和他们一起成长。还记得刚来爱国趴在Myrtleville beach旁的木桩看远方的悬崖与如镜面一般的海面,日光洒落在波浪之上映着旁边碧绿草原上的奶牛,美到令人眩晕。激动的拿出手机与家里视频,希望也能让家里人看到这异国的美好;在学校里的一些新的见闻,价值观上的颠覆与眼界上的开阔、思维上的纵深,我都会在微信上与父母分享。

走出自己原来情感上的舒适圈,从完全的被关爱、被呵护,走向学会关爱自己、关爱家人。不因留学距离上的疏远造成情感上的空洞,而要更加努力增强这感情的纽带,让父女母子之情更加牢固。我们都是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探路人,愿我们都有新的成长。

最后,愿这一年,自己能变的更加勇敢、坚强,有梦想,有主见,找到真实的自己。